文言文中阜是什麼意思,阜的意思是什麼

時間 2023-02-27 17:15:10

1樓:網友

1.土山:高~。如山如~。

2.盛,多,大:物~民豐。民殷財~。

阜的意思是什麼

2樓:嘿黑6哥

阜(fù)

土山:高~。如山如~。

盛,多,大:物~民豐。民殷財~。

文言文中陰是什麼意思

3樓:江淮一楠

陰指的是---山的北面,或者水的南面。

解夢中高阜之象是什麼意思

4樓:尤老師

"高阜之象": 好像一座大山一樣的情況!

【阜】注音 ㄈㄨ

漢語拼音fù

釋義:[名]土山。漢.劉熙.《釋名.釋山》:「土山曰阜。」《文選.張協.七命》:「登翠阜,臨丹谷。」

大陸。《詩經.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岡如陵。」漢.毛亨.傳:「大陸曰阜。」

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旺盛。《詩經.鄭風.大叔于田》:「叔在藪,火烈具阜。」漢.毛亨.傳:「阜,盛也。」

豐厚。如:「物阜民豐」。《國語.周語中》:「不義則利不阜,不祥則福不降。」

肥碩、壯大。《詩經.秦風.駟鐵》:「駟驖孔阜,六轡在手。」漢.毛亨.傳:「阜,大也。」

安康。唐.錢鏐〈投龍文〉:「自統制山河,主臨吳越,民安俗阜,道泰時康。」

[動]使豐富。《孔子家語.卷八.辯樂》:「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阿」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已是乙個多意的字,大體有以下幾種:

1.停止、完畢 如「學不可以已」「死而後已」

2.副詞,已經 如「扶蘇已死」

3.副詞,不久,隨即 如《漢書·原涉傳》中「已為中郎,後免官」

4.語氣詞 同矣「吾不知已」

5.通假字,同以,如「年八十已上」《漢書·文帝紀》

墮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6樓:越女紅裙詩

墮 基本解釋墮duò

掉下來,墜落:~落。~地。~馬。~胎。~甑不顧(喻對已經過去的事,不作無益的惋惜)。

墮huī古同"隳",毀壞。

墮duò墮 《動》

(形聲。從土,隋聲。甲骨文本形,右邊是"阜"(象陡坡),左邊是倒過來的"人"。會意。表示人從陡坡上掉下。本義:毀壞)

同本義墮,敗城阜曰墮。――說文》

萬事墮哉。――書·益稷》

周道衰,法度墮。――漢書·刑法志》

敵人紛墮如落葉。――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又如:墮廢(毀壞;衰落);墮罪(降罪);墮地(落地。指出生);墮局(落入騙避);墮睫(落淚);墮墜(跌落);飛機墮海。

脫落墮 duò掉下;墜落。

墮落思想行為向壞的方向發展。

墮huī1.荒廢;廢棄。 2.損毀;敗壞。 3.輸,送。4.古同"隳",毀壞。

「及」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7樓:熱詞課代表

qaq為網路詞語,是一種表情,網路**裡常用,是哭的意思。qaq表示悲傷等,qaq有什麼梗?

文言文中的障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中的賈是什麼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賈1 名詞:商人。

2 動詞:買。

文言文中 闢 的意思 文言文中「闢」的意思是什麼

b 名 刑法 法律。左傳?昭公六年 制參 鑄刑書。名 君主。詩經?大雅?蕩 蕩蕩上帝,下民之 動 徵召。張衡傳 舉孝廉不行,連 公府不就。動 通 避 餚之戰 其北陵,文王之所 風雨也。p 動 開 開啟。促織 巫從旁望空代祝,唇吻翕 不知何詞。動 開闢 開墾 開設。齊桓晉文之事 欲 土地,朝秦楚。治平...

文言文中的「者矣」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的矣是什麼意思

清流 文言文中的者矣一般是一種語氣詞。這個者矣也一般出現在語句的末尾。比如說此乃聖人者矣。意思是說,這是乙個聖人呀!這個者矣所以就相當於這個 呀 沒有什麼太大的意思,就是一種語氣詞。 雪山青松 文言文中的矣的意思有5種解釋,具體如下 1.用在句末,跟 了 相同 由來久 悔之晚 2.表示感嘆 大 哉。...

於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於」在文言文中有什麼意思

於 一 介詞.1 在,從,到 乃設九賓禮于庭.在 廉頗藺相如列傳 縉紳 大夫 士萃於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前乙個 於 從 勸學 從徑道亡,歸璧於趙.到 廉頗藺相如列傳 2 在 方面 從 中 荊國有餘地而不足於民.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悔.遊褒禪山記 3 由於 業精於勤 荒於嬉 ...

聚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文言文聚有什麼意思

1.村落 居住點。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史記 五帝本紀 2。聚集,積聚。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墨子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查的。手打。歡迎。村落 禹無十戶之聚,以王諸侯。枚乘 上書諫吳王 眾,聚集,積蓄。好多 看語境咯。文言文聚有什麼意思 10 文言文聚戰什麼意思 聚的本意指會集,特指人的聚集。做名...

論斷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論斷是什麼意思

論斷 斷定或肯定為一種性質 屬性或特性邏輯的效用是用乙個單一的例項來論斷對其一切同型別事物都是真的。1.推論判斷。2.指論證斷定。3.判決罪案。就類似於妄下推斷,就評定乙個人的人品。1 推論判斷。明 唐順之 萬古齋公傳 然至疑難處,輒掩卷自思,及有所得,多出儒先論斷之外。清 顧炎武 日知錄 史記於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