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軸心國為什麼打不過同盟國

時間 2022-01-23 15:29:02

1樓:

最終德國拜在的天氣上,西方幾個國家都不是什麼好鳥,說是同盟國,戰爭一結束西方幾個國家就同時打壓中國。

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同盟國有更多的飛機 大炮 坦克 **和士兵

3樓:蘇勒個航的

1、首先是資源問題,軸心三國在開戰前石油、鋼鐵等戰略物資儲備不足,本土資源有限。而同盟國光美蘇的資源就足以耗光三國及其僕從的儲備。至二戰末,日本已開始用酒精代替燃油,財政接近極限。

2、生產能力上,美蘇至戰爭後期全力生產裝備,而德日的坦克、戰鬥機、艦艇生產都無法趕上日益擴大的戰爭需求。

3、戰略上,德日都犯下兩線作戰的錯誤,德攻蘇,日攻美,兩國都在雙線作戰中消耗。

4、廣大占領區廣泛的反法西斯運動使軸心國部分力量被牽制。

4樓:

的紅酒軸心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以德意日為首結成的法西斯國家聯盟。為對抗軸心國集團,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組成了同盟國集團,兩大集團了殊死的決戰。同盟國集團由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美國、歐洲第一工業國蘇聯和世界第一殖民帝國英國以及東方大國中國組成,其成員佔了世界國家的一多半,無論工業實力還是礦產資源都完全碾壓軸心國集團。

但在戰爭初期,軸心國集團卻打的順風順水,勢不可擋。那麼為何軸心國能在戰爭初期屢屢得手?第一,軸心國集團組建的比較早,早在1936年就開始成型,而同盟國組建的時間比較晚,直到1942年才正式組建,當時二戰已經打了三年。

二戰初期,德國和義大利的主要對手是英國,日本的主要對手是中國,軸心三大巨頭的實力完全壓倒了對手。即使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蘇聯加入反法西斯一方,仍然擋不住德意日的軸心國集團。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將美國拉入戰團,局勢才得以扭轉,同盟國的優勢才得以展現。

第二,儘管同盟國實力加起來超過了軸心國,但美英蘇三國進入戰爭狀態明顯比軸心國慢一拍。戰爭開打後,英法冷眼旁觀,坐視德國吞併波蘭,等到德國打到法國本土英法才被動員起來,當英國動員起來後法國已經戰敗。而蘇聯直到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後才參戰,此前一直在和德國眉來眼去,還夥同德國瓜分歐洲,至於美國直到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才捲入戰爭,此前竟然一直在向雙方提供軍火,幾國裡唯一提前進入戰爭狀態的就是中國,不過中國太弱了,對改變戰局影響不大,所以在二戰初期,軸心國集團屢屢得手。

不過等到三國全力開動戰爭機器後,局勢很快得到改觀。在1943年以後,盟軍已經佔到了上風,勝利只是時間問題了。第三,二戰初期,英法推行綏靖政策,想要禍水東引,坐視德國做大,美國也同樣縱容日本,使得日本實力急劇膨脹,最終三國自食其果。

儘管幾國最後擰到了一起,但幾方仍然存在矛盾,面和心不和,互相拆台,美英給蘇聯下絆子,英國給中國使壞。蘇聯和德國在蘇德戰場打的已經白熱化,美英仍然出工不出力,故意消磨蘇聯的力量,直到1944年德國敗局已定,美英才開闢第二戰場。不是美英縱容,軸心國想做大沒那麼容易。

5樓:匿名使用者

幾隻狼跟一群狼鬥,哪個贏?

6樓:曦月格格

雙方力量對比在那裡擺著了…

二戰時期,為何美國不加入軸心國,加入同盟國是良心發現嗎?

7樓:高中數學小王子

在二戰時期,無論是從國際環境來看,還是從政治、經濟、軍事的角度來說,美國是不可能加入軸心國的,而美國最終也選擇了加入同盟國,這與美國自身的利益有關。當時的美國人是不原因參與到這場戰爭裡去的,美國人不是傻子,他們本身就已經過著富足的生活,又何必去為了別國的霸業流汗流血呢。

當時的軸心國,德國、日本、義大利他們共同點就是國家內部極其不穩定,必須依靠戰爭將國內矛盾來轉嫁出去,必須通過戰爭的手段來掠奪別國的資源以維持自己的統治。美國沒有這樣的問題,所以他沒有必要和一群必須通過搶劫才能度日的罪犯一起在全世界上打劫,所以,美國不可能加入到軸心國。

但是,美國的選擇將決定著戰爭的走向,同時美國也因為二戰而大發戰爭財。而且因為戰火並沒有在美國的本土上燃燒,因此美國的損失相對來是最低的,期間,通過**大批量的軍需物資而肥的流油。對美國人來說,保持中立是最好的選擇,但現實不允許。

歐洲戰常的成敗同時也決定了美國在歐洲的利益。如果同盟國戰敗了,這對美國是最不利的,因此美國將失去歐洲的經濟**。同時軸心國依靠劫掠發家,自然也不可能放過肥的流油的美國。

所以說,美國加入同盟國其實也是自救,不是什麼良心發現。只有打敗了法西斯,美國在歐洲的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利益才能穩定。

8樓:河工大校草

當時的美國是有確定的實力來贏得勝利,經過判斷同盟國才是正義的一方,如果加入軸心國那麼會引來世界的罵名。

9樓:匿名使用者

美國加入同盟國是有很多原因的,最直接的原因應該就是日本攻打珍珠港,直接地促使美國加入同盟國。

10樓:

不是的,美國本來是保持中立的,打的是發戰爭財和漁翁得利的算盤,結果日本偷襲珍珠港把美國拖入了戰爭加入同盟國。

11樓:匿名使用者

很大的乙個原因是因為日本的窒息操作,直接把美國送到了同盟國這邊,還有乙個是美國想要站在正義的這邊。

12樓:flyking萍

美國當時並不想捲入戰爭之中,所以保持的是中立,但是日本偷襲了珍珠港,美國被迫加入同盟國。

13樓:你想吃橘子

因為軸心國是法西斯是反派,美國沒有理由加入他們,況且加入同盟國是因為被日本偷襲了珍珠港。

14樓:驚鴻

美國在一戰期間也沒有加入軸心國,保持中立的態度,還發了戰爭財。二戰是因為日本炸了珍珠灣,美國氣不過。

15樓:x小謝

從二戰的結果來看,歐洲戰場上,英國法國都已經被德國打殘,德軍對蘇聯步步緊逼,在蘇聯戰場上德國失去了大量的有生力量,這也最終導致了德國的失敗。

二戰時期同盟國和軸心國哪個厲害

16樓:匿名使用者

二戰時期同盟國厲害,同盟國是正義的,最終戰勝了法西斯軸心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德國、義大利、日本軸心國(1940年9月27日, 法西斯 國家簽訂《 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 》 ,結成了侵略性軍事同盟。)為主的法西斯力量與以中國、蘇聯、美國、英國等在二戰爆發後 (即同盟國,1942年1月1日簽訂《 聯合國家宣言 》,標誌著反法西斯同盟最終形成)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間在世界範圍內進行的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爭 (中國學術界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止時間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至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為「大戰的序幕與爆發」階段)。戰場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有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公尺。

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力量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

17樓:大漠孤煙直在哪

當然軸心國厲害,如一對一同盟國不行

二戰歐洲戰場不過是分贓不均引起的戰爭,為什麼大家都覺得軸心國是**的同盟國是正義的?

18樓:匿名使用者

二戰時期的軸心國,在世界上發動了侵略戰爭,許多國家都遭到了軸心國的入侵,他們的目的只有乙個,那就是擴大本國的領土,拿到更多的資源。那麼如果當時二戰軸心國最終獲得了勝利,他們會怎麼劃分自己的領土呢?

這就不得不提一下當時三個國家結盟的過程了,之所以能夠結盟,是因為他們在利益方面沒有衝突,德國告訴日本,他們只想要占領整個歐洲地區,而日本說的則是建立大東亞的共榮圈,說白了也就是要占領亞洲地區。

義大利雖然也是軸心國,但是其實力和野心都沒有特別大,充其量只能當德國身後的小弟,所以世界領土最終還是會落到德國和日本的手裡。不過這也只是他們理想中的狀態,真正到了面臨抉擇的時候,就算是盟友也不可靠。

二戰最開始的時候,蘇聯想要置身事外,和德國,日本都簽訂了互不侵犯的條約。少了乙個軍事大國的威脅,德國和日本都迅速地了戰鬥,歐洲大陸被德軍的閃電戰打的暈頭轉向,日軍方面也在加緊入侵中國。似乎一切都是按照軸心國的計畫在進行,可是等到德國打下了歐洲的半壁江山後,又把目光放在了蘇聯的身上。

這樣一塊兒領土巨大的土地,希特拉又怎麼會放過呢?於是他派出了大規模的兵力,打算短時間內解決蘇聯。

奈何蘇聯的軍事實力也不弱,雙方拉扯的時間太久,最終靠著天氣蘇聯贏過了德國。在蘇德打的正歡的時候,日本不高興了。原本希特拉是喊日本一起進攻蘇聯,然後再分贓的,但是在日本看來這就是乙個藉口。

要知道蘇聯的大部分領土都在亞洲地區,一旦德國拿下蘇聯,日本就會損失亞洲的領土,所以日本自然是不樂意看到德國攻下蘇聯的,所以日本並沒有在後方對蘇聯造成威脅。這時候雙方的矛盾就已經暴露出來了。後來日本又去太平洋招惹了美國,給軸心國憑白新增了乙個強大的敵人。

雙方的利益發生了衝突,再加上日本錯誤的軍事行動,導致了軸心國的計畫被徹底打亂,最後德國被蘇聯和盟軍夾擊下潰敗,日本雖然苦苦支撐,也難逃被美國轟炸的命運,兩顆原子彈讓日本見識到了差距,最後只能投降。

19樓:野人的貓

給軸心國憑白新增了乙個強大的敵人。勝利者最強

20樓:阿芯

巴黎和會直接把德國排除在外,核心五國美英法意日,其中意日是陪襯。

21樓:星空下的小哪吒

軸心國,在世界上發動了侵略戰爭,許多國家都遭到了軸心國的入侵,他們的目的只有乙個,那就是擴大本國的領土,拿到更多的資源。

22樓:

誰勝利了誰就是正義的,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

23樓:英語

違背大多數國家的意願,強行使用自己的方式統治這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這種形式。

24樓:華哥哥

誰是戰爭的勝利者誰就有資格去書寫歷史。

25樓:黑兔名蕾

勝利者有資格改寫歷史。

26樓:

軸心國是戰爭的發動者,同盟國是為了捍衛自己的領土

27樓:初雨天

各取所需罷了,誰勝利了誰就有權利寫自己的、

28樓:阿芯

核心五國美英法意日,其中意日只是陪襯而已

二戰時期軸心國為什麼會失敗

29樓:匿名使用者

軸心國(axis),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結成的法西斯國家聯盟,領導者是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和日本帝國及與他們合作的一些國家和佔領國。

失敗原因:當時的日本和蘇聯是真刀真槍的交火了,可是在關鍵時候,德國為了解決波蘭問題,卻和蘇聯簽定了《蘇徳互不侵犯條約》,這個條約促成了日本在東北和蘇聯的倉促求和。看到這裡,總算明白了,雖然號稱軸心國,其實力量沒有用到一處,德國和日本在碰到對自己有利的情況面前,都毫不猶豫地出賣了自己的盟友。

從這裡看出了希特拉的侷限性,在他眼裡的世界,其實就是歐洲,最多加上北非和中東,這就是希特拉和整個德國的悲哀,沒有認清這是一場真正的全球戰爭。

30樓:一臉的腮

做法太多極端的做法導致許多國家對法西斯反感

二戰軸心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31樓:匿名使用者

內因是戰爭資源儲備不足儲備過少,外因是找上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合作夥伴。義大利的兵太窩囊廢了,日本人竟然無腦的向美國開戰。結果,歐洲戰爭變成世界大戰。

致使本來戰爭資源不足的德國陷於進一步的困局。

客觀的來說,無論希特拉或者是德國的各級軍官,都是非常優秀的軍事人才。如果沒有美國的參戰,德國將成為二戰的勝利者,是這一點無可置疑。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不打蘇聯,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不打蘇聯?

日本需要的是石油,而美國是日本石油等戰略資源的最大輸出國。天然氣是新能源,在二戰時只能燒掉。另外,日本也曾經向蘇聯發動過進攻,不過損失慘重,而且和日本大東亞戰略並無太大有益關係,畢竟蘇聯正在被德國糾纏,也沒必要浪費大量兵力在地廣人稀的遠東地區。與之對比,東南亞的橡膠,石油都是立竿見影的。我推薦你可以...

二戰時希特拉為什麼不攻打瑞士呢,二戰時期,希特拉沒有進攻瑞士的真正原因?

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瑞士雖然小但全民皆兵,而且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戰略資源,所以希特拉覺得攻打它很不划算 另一種是瑞士銀行儲存了大量納粹 及其首腦的財產,有許多都是掠奪而來,如果攻打瑞士不免雞飛蛋打,所以繞道而行。永久中立是不能保證什麼的,當時比利時 盧森堡都是永久中立國,結果照樣挨打,所以戰後這兩個國...

二戰中德國為什麼沒有占領瑞士,二戰時期德軍為什麼沒有占領瑞士

1 瑞士是比較好遵守中立國義務的中立國,打它在道義上和政治上都說不通 即便是納粹德國,也不可能完全不顧及政治影響,因為世界上還有很多中間派的國家 像比利時也是中立國,可是它曾經允許外國駐軍。在一二戰期間,還和法國一起搶占德國的魯爾工業區。應該說根本算不上中立國。2 儲存乙個中立國,可以利用其隱藏和保...

二戰時,山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二戰時期,山本五十六為何要愚蠢的偷襲珍珠港?

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日本在亞太地區的擴張使美日矛盾迅速激化,日本決定在美國尚未準備就緒之時,發動突然襲擊,取得戰爭的主動權。珍珠港位於夏威夷群島的瓦胡島南部,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活動中心。日本把美國太平洋艦隊看做其 南進 的最大障礙,認為只有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才可以放心大膽地南進,因而製造了珍珠港...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美國,二戰時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日本不是傻子,他不是因為頭腦發熱才偷襲珍珠港。德國也不是瘋子,他不是因為狂妄而閃擊蘇聯。都是為了能源。這兩個國家的資源都已經不夠維繫這一場規模龐大的戰爭了。德國必須拿下巴庫油田,所以必須閃擊蘇聯。日本已經被中國耗到山窮水盡了,他必須拿下東南亞的油田,而那裡是美英的殖民地,珍珠港裡的美國海軍虎視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