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失敗的原因,夷陵之戰失敗,是造成蜀漢實亡的主要原因嗎,有哪些影響?

時間 2022-02-15 01:24:17

1樓:匿名使用者

一堆複製貼上的貨色,回答樓主前我先挑出你們的刺吧:

1、甘寧被殺死?被沙摩柯射死是吧……演義看多才是!正史上根本就沒有甘寧參加夷陵之戰的記錄,估計人家在夷陵之前都去世了(ps:甘寧在東吳將領中偏中老年的)

2、劉備兵力不佔優勢……又是只看先主傳的貨色,劉曄傳的陸遜「殺其兵八萬餘人」又沒看是吧?啥,劉曄傳是假先主傳才是真?這種兩面三刀邏輯還有臉出來混。

3、黃忠馬超在夷陵前就病死了,潘璋馬忠朱然李異等人在戰後也活得好好的。

回頭回答樓主的問題:劉備夷陵初期是很順利的,因為東吳大部分名將都在提防曹魏,開戰之後才陸續往西線調動。說劉備不該在山林駐軍的人純屬不看情況:

三峽峽谷,除了山林就是峭壁,你不駐軍還能咋辦?爬懸崖啊?

所以說駐軍山林也是劉備的無奈之舉,真要保證安全就必須退出夷陵峽谷一帶,劉備捨不得——對了!劉備的失敗之處就是太捨不得,之前戰役順利,孫權嚇得來求和,劉備完全可以順坡下驢威脅孫權割讓荊州,然而初期太順利了,劉備捨不得丟掉戰果,固執地拒絕求和繼續打,外加不虛心聽取屬下馬良等人的建議,二者結合最後悲劇了。

劉備的失敗,實際上就在告訴我們:玩政治的,要學會見好就收

2樓:九千島嶼乀

第一,戰略方向上的錯誤。劉備伐吳的重要原因,是孫吳背信棄義,偷襲奪取了荊州,殺害了關羽。劉備和關羽是結義兄弟,憤怒之下,才要舉兵報仇。

但伐吳之前,諸葛亮等人苦苦勸阻,因為蜀漢的主要敵人是曹魏,應該繼續堅持「東和孫權,北拒曹魏」的戰略,伐吳只能使鷸蚌相爭漁人得利。諸葛亮主張對孫吳還是應該採用外交手段進行斡旋,不宜兵戎相見。但劉備和張飛不聽,堅持伐吳。

這就犯下了乙個大錯,就是戰略方向上的偏差。我們都知道,如果戰略思想上有誤,是很難取得戰爭的勝利的。

第二,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剛才我們說了,劉備伐吳的戰略是極其有問題的,是不太可能取得勝利的,因為受種種客觀條件的制約,伐吳根本不是明智之舉。

3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之所以失敗,正因為他沒有天時地利人和這3大忌諱:天時,他選擇酷暑去攻打吳國,吳國做為防守國沒什麼,而作為進攻國方的蜀國,每天冒者烈日行軍,這上士兵的時期和身體都慢慢衰弱。假如只單單是天時,蜀軍還可以依靠士兵的數量取勝。

但沒了地利,為陸遜創造了偷襲的好機會。蜀軍駐紮在樹林茂密的地方,雖然靠近河流,但是也沒有辦法對抗吳軍的進攻。最致命的是,劉備沒人和,在出征前不聽諸葛亮的勸告,在出征後又把智勇雙全的趙雲安排覆轍糧草。

最後馬良勸他不要駐軍在樹林茂密之處也不聽,這使陸遜的進攻創造了很好的機會。所以劉備的失敗是必然的。

4樓:秒兔歷史

夷陵之戰,劉備敗給了39歲的後輩陸遜

5樓:匿名使用者

從主觀和客觀來說:劉備戰敗的第乙個原因是其兵力並不佔優勢。《三國志�6�1文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書》日:

「癸亥,孫權上書,說『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掃撲,以克捷為效』。」孫權上書曹丕本意是向魏國求援,自當適當誇大劉備兵力,可證劉備東征孫權兵力最多四萬餘人。蜀漢總兵力至多十萬。

劉備既要設防漢中,又讓趙雲率軍駐江州接應,加之各地鎮兵,比如《三國志馬忠傳》:「先主東征,敗績獍亭,巴西太守閻芝發諸縣兵五千人以補遺闕。」僅巴西一郡便留兵五千人。

因此其伐吳之兵為四萬人當為極限。東吳方面,據《三國志�6�1陸遜傳》所載「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按軍事常識,進攻一方通常要在兵力上佔一定優勢,才能彌補在地形等等方面的劣勢,但劉備以四萬進攻五萬,劣勢明顯。

劉備夷陵戰敗的第二個原因是其手下缺乏將才。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時,關羽敗亡,張飛遇害,黃忠病逝,所餘馬超、趙雲,魏延等皆鎮守國內未參戰。《三國志》所述夷陵之戰蜀軍參戰將領吳班、馮習、張南、胡王沙摩柯等均無傳,其名不顯;只有鎮北將軍黃權,史書有傳,黃曾向劉備獻策:

「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為後鎮」,備不從,遣權督江北軍,以防魏師。可見黃權也並未被劉備重用。反觀東吳方面,韓當、徐盛、朱然、潘璋均為知名宿將,曾歷經東吳開創大小十餘次戰役,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皆江表之虎臣」。

與東吳相比,劉備在將領層面上無疑又輸一著。

劉備夷陵戰敗的第三個原因是後勤**。劉備大軍東下伐吳,其軍需物資均需依賴成都平原的供給。從成都平原到湖北夷陵前線遙遠艱險,陸路須穿越川東大巴山脈。

大巴山崇山峻嶺,河谷深切,其艱險程度絲毫不亞於秦嶺道。水路雖較陸路便利,但三峽灘險流急,特別是在洪水期,無法行船。且其運返之時,逆江而上,殊為不易,故黃權有「水軍順流,進易退難」之嘆。

反觀東吳後勤**十分便捷,荊州已被東吳經營數年,物資囤積充足,荊州以東不遠便是重鎮武昌,孫權為防範蜀漢遷都於此。吳軍的糧草或從武昌、或從江陵運至夷陵前線只需數日。蜀軍勞師遠徵,吳軍以逸待勞,形勢殊異。

劉備夷陵戰敗的第乙個主觀原因是其並未做好充分的戰爭準備。劉備既已下決心伐吳(劉備伐吳是非之辨,本文不予討論),自當應做好充分的戰爭準備,糧草物資的徵用、兵員的配備調撥、造船、訓練水軍等均非一時一刻之功,須作長期籌畫。如前所述,擁有強大的水軍是破吳的關鍵,建立和訓練一支強大的水軍部隊,尤需時日。

《晉書卷四十二�6�1王浚傳》載「武帝謀伐吳,詔浚修舟艦」,浚「作船七年」,「舟楫之盛,自古未有」,遂一舉滅吳。而查劉備戰前準備工作,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冬十二月關羽兵敗被殺,僅過一年零八個月即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劉備即率大軍伐吳,對比西晉滅吳,很難想象劉備能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中做好充分的戰前準備工作,至少在造船、訓練水軍方面準備不足。反觀東吳方面,早在奪取荊州之後,東吳上層即已慮及日後蜀漢的報復,開始未雨綢繆。

外交上兩次主動向劉備遣使請和,極力避免戰爭,同時稱臣求降於魏,已孤蜀勢;軍事上加強巫、秭歸、夷陵、江陵、當陽、公安等上游諸要地的兵力與守備,吳主孫權還親自公安移屯江夏郡鄂縣,建立新都武昌,為總策應。劉備以己準備不足之軍,戰彼有備而來之敵,焉能不敗。

劉備夷陵戰敗的第二個主觀原因是他恃勝而驕,在軍事指揮部署犯了嚴重錯誤。夷陵之戰初期,蜀漢軍心士氣甚銳,連戰連捷連續的軍事勝利逐漸使劉備上下產生了驕傲輕敵的情緒,開始麻痺大意起來。陸遜的一段話很能說明問題,遜曰:

「備是猾虜,更嚐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幹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劉備戎馬半生,久經戰陣,曾火燒博望,又參加過赤壁之戰,焉能不知道防備火攻。

故而劉備在初期「思慮精專,未可幹也」,即軍事部署精密讓陸遜無機可乘。吳軍在初期敗退後堅守不出,兩軍相持日久,劉備驕懶惰之心已生,在部署上出現嚴重漏洞,陸遜趁機抓住機會,以火攻為手段對蜀軍全線反擊。

劉備夷陵戰敗的第三個主觀原因是其對形勢認識不足,缺乏戰略考量。夷陵之戰初期,劉備連戰連捷,深入荊州,武陵蠻族群起響應。當此形勢,劉備應正確認識到,以吳蜀之實力,只能相互廝殺但無力剿滅對手,況蜀吳內鬥,得利者只能是曹魏,正當趁此勝利之機,向孫權提出有利己方的條件而講和,或平分荊州,或賠償財物,如此則既可得利,又可聯手抗曹。

綜上所述,劉備夷陵戰敗,有其客觀原因:兵力不佔優勢、缺乏得力將才、後勤**困難以及水軍力量薄弱。其主觀原因則為劉備未做好充分戰爭準備、恃勝而驕,以及對形勢認識不足,缺乏戰略考量。

然劉備之誤,決非「備不知兵」,加在劉備身上的這一不實之詞應予更正。

劉備夷陵之戰失利的第四個客觀原因是其水軍力量薄弱。劉備在赤壁之戰前後,在荊州有一定規模的水軍。但東吳偷襲荊州後,蜀漢荊州水軍全軍覆沒。

劉備在益州也沒有對水軍進行過專門的建設和擴充。故夷陵之戰時蜀漢水軍遠弱於東吳。陸遜在夷陵之戰中上疏孫權有「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

」之語。然劉備之所以不採水陸俱進之策,非不為也,實不能也,蜀漢水軍無力與東吳水軍爭鋒,不僅不能做到水陸俱進,甚至不能對岸上蜀軍提供有效的側翼掩護。劉備只好採取「捨船就步」的策略,以加強陸上的力量。

設若劉備擁有強大的水軍,並乘地勢之利與陸上力量配合作戰,水陸俱進,則東吳危矣。水軍力量的薄弱,當是劉備夷陵戰敗的重要原因。

三國時期蜀國和吳國發生的夷陵之戰的起因和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夷陵之戰失敗,是造成蜀漢實亡的主要原因嗎,有哪些影響?

6樓:柚子娛聞記

夷陵之戰乃是改變三國歷史的一場大戰,此戰徹底奠定了魏蜀吳三國的勢力範圍,三分天下的格局也就此奠定。蜀漢伐吳的原因,民間傳說認為是因為東吳在關羽北伐時在背後捅刀子致使關雲長被害,荊州被奪。劉備與關二爺親如兄弟,為報關羽之仇而發動戰爭。

這一說法是相當膚淺的。劉備下令伐吳時距關羽被害已過去一年多,不可否認劉備在關羽被害,荊州丟失之初肯定會被情緒左右,做出非理性舉動。但作為一名優秀的政治家,劉備不可能被情緒支配整整一年,他的伐吳戰略,必然是經過深思熟慮,且做了周密規劃的。

荊州已經丟失的情況下,蜀漢對曹魏的軍事行動必然受到嚴重阻礙,因為劉備只剩下出祁山這一條北伐之路,而出祁山對於劉備而言是萬分艱難的,因為「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外面的人難以進入,但裡面的人也不容易出去,曹操只需要在幾個重點的區域布置防禦,則蜀漢便翻不出大的風浪。事實也的確如此,三國時代的絕大部分時間中,曹魏的防禦重點都在南方而非西方——因為東吳的軍事行動會直接給曹魏腹地中原地區造成威脅。

劉備對這一事實有著清晰的認知,北伐困難重重,隆中對的戰略構想已經不太可能實現,劉備便打算另闢蹊徑,來實現自己興復漢室的夢想,即伐吳。孫吳相對於曹魏而言,實力要弱小不少,雖然它的紙面實力強於蜀漢,但蜀漢對東吳有兩大優勢:第一,蜀漢佔據著長江的上游,可以直接 順流而下攻擊東吳,長江天險對於蜀漢而言 形同虛設;第二,劉備在伐吳之戰前,除了丟失荊州之外,可以說屢戰屢勝,漢中之戰中不可一世的曹操被劉備完敗,可以說劉備的部隊兵威正盛。

基於這兩點優勢,劉備認為伐吳的成本收益相對划算。於是,在經過一年的深思熟慮之後,他下定決心對東吳動手。

但沒成想,東吳還真不是軟柿子,得益於對孫氏家族與江東士族之間聯盟之穩固,在面對劉備入侵時,東吳內部十分團結,劉備始終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陸遜統兵後,吳蜀兩國徹底進入了相持階段,這對劉備是非常不利的——古語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劉備軍隊離開本土作戰,如不能速勝,則必會落得下風。此戰的後果正如後人所見,陸遜利用劉備紮營地點選擇的失誤,一把大火將劉備的五萬大軍盡數焚毀,劉備本人倉皇逃亡至白帝城,次年因氣急攻心而去世。

夷陵之戰中,劉備雖然只損失了五萬人,但此戰戰敗的結果對蜀漢的影響重大,蜀漢自此開始走下坡路,再也沒能恢復元氣。

蜀漢地處偏僻,人口稀少,人才更是屈指可數。根據統計,蜀漢在巔峰時期的軍隊數量不過十萬而已,五萬軍隊可以說是蜀漢一半的部隊。考慮到劉備此戰御駕親征,所統帥的部隊必然是精銳,夷陵之戰的一把火,可以說將蜀漢的精銳部隊燒了個乾淨。

一支精銳部隊的建設,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在戰場上鍛鍊,因此諸葛亮在前期北伐中,不得不帶著一幫二流部隊去和曹魏的騎兵硬碰硬,然而諸葛亮居然打過不少漂亮的勝仗,不得不說,諸葛亮的確是軍事奇才。

軍隊之外,此戰更是動搖劉備對蜀漢的統治基礎。劉備當時佔據蜀漢時間不長,可以說根基短淺,雖然劉備號稱是以德服人,但在對待蜀漢國內不合作分子,尤其是南部蠻族,則不得不採取軍事威懾和軍事鎮壓。而夷陵一敗,使得劉備對南方地區的軍事威懾力大幅下降,甚至降到零點,南方各個蠻族部落紛紛叛亂,這才有了後來諸葛亮的「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另外,蜀中的舊臣對劉備也不見得都滿意,部分的蜀中舊臣是因為劉璋投降才向劉備繳械的,從內心來講他們 並不服劉備,此番劉備戰敗,這幫人也趁機起來反對劉備。

可以說,劉備去世前後,蜀漢面臨的危機是空前的,絲毫不亞於鄧艾偷渡陰平之時。

襄樊之戰和夷陵之戰的失敗對蜀漢產生了什麼影響

其實劉備也輝煌過,因為他遇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若不是諸葛亮的出謀劃策,劉備還真的很難拿下荊州,占領益州,還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隨著實力的不斷強大,劉備陣營的將士們便不斷膨脹,都認為興復漢室是唾手可得。就這麼的,公元219年,劉備的好兄弟關羽帶領著荊州軍團,向駐紮在襄陽和樊城的曹仁軍團發動了襄...

夷陵之戰為什麼不是三大以少勝多的戰役

東吳兵力5 6萬人,蜀漢號稱10萬,實際也大致只有五六萬人,5萬vs5萬以弱勝強或許對,以少勝多就不正確了。夷陵之戰之所以能寫入三國三大著名戰役,是因為此戰決定了,魏吳蜀三國之間的國家實力排名次序,吳蜀相爭而使魏國漸強,吳勝夷陵三國次之,蜀漢敗北國力居末。演義中的劉70萬大軍是胡編出來的,三國末年蜀...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利了,三國的形式會有怎樣的變數

夷陵之戰是漢末三國時代三大戰役之一,繼赤壁之戰後,進一步明確三足鼎立的格局,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那麼,倘若東吳輸掉夷陵之戰,三國鼎立的格局還會存在嗎?歷史將會出現怎麼樣的變化呢?筆者試分析一下 第一,孫權若輸掉夷陵之戰,很可能全面倒向魏國 夷陵之戰,蜀國幾乎傾巢而出。此時的東吳面臨極嚴峻的局面,倘若...

假如蜀漢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真的能一統天下

即使劉備取得了夷陵之戰的勝利,他也不可能憑藉這場戰役一統天下,只能說是在和東吳的鬥爭當中取得了一點勝利。我們都知道在三國時期是魏蜀吳三分天下。其中魏國的實力是最強的,不只是體現在軍事實力上,而且他是 挾天子以令諸侯 在政治上占有天然的優勢。面對曹魏一家獨大的情況,東吳和蜀漢自然就只有兩家結盟共同抗衡...

夷陵之戰,最多損失5萬兵馬的蜀漢怎麼會一蹶不振呢

因為這5萬兵馬是蜀國最精銳的部隊,蜀國一旦沒有了這些軍隊,將變得一蹶不振。蜀漢的兵力本就不強,蜀漢的兵力大概只有10萬人左右,所以損失5萬已經算是損失慘重了。因為蜀漢的總兵力也不到10萬人,所以損失五萬人對於蜀漢來說傷筋動骨。夷陵之戰中,蜀漢最多損失5萬兵馬,為何之後他們就一蹶不振了?這主要是因為在...